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核桃 大麦 花生
查看: 91|回复: 0

[长兴县(Changxing County)] 紫砂壶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回帖

16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6
发表于 2024-9-7 22:33:5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紫砂壶

产品名称:紫砂壶

  产品产地:浙江湖州长兴县

  产品特性:古朴甜醇、青衣隽秀、风格独特。

  产品功效:紫砂壶是泡茶的最佳用具,功效奇特.官窑出来的紫砂壶用来泡茶,尤其是泡绿茶,有健身之功效。

  产品简介:“茶是水神,水是茶体,器益茶功”。紫砂壶,是长兴茶文化的又一珍品,享有茶具之首的美誉,多次在国内获奖。特别十次制成“世界第一巨壶”,其中一把放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大厅前,更增添了“长兴紫砂”的光彩。长兴的紫砂资源同陶都丁山同一矿脉,泥色紫而不姹,红而不嫣,黑而不墨。经过原料研磨调配,采用堆、捏、塑的手法,或松竹梅、瓜果、走兽为基础造型,或秦鼎汉器、古玩、人物摹本。巨壶与孩童等高,小壶寸柄盈握,刻诗铭画,贵如珩璜,珍同拱璧,有所谓“觅得名人一壶,赛过无价之宝”的说法。

  产品历史:紫砂壶早在唐代就是贡茶、贡水、名壶,到宋朝更有“紫瓯甲天下”的盛誉,堪称茶事“品茗三绝”。明、清時代的史籍中明確地說,紫砂 陶器創始於明代弘治、正德年間,金沙寺的和尚和書僮是創始人。

  产品典故:在众说纷纭的有关紫砂壶起源的故事中,惟有它具有确切无疑的古老身份——南京中华门外油坊桥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出土。吴经墓葬年份为明嘉靖十二年(1533年),因此这把壶是我国目前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紫砂壶。明代是太监擅权的朝代,而陪葬之物一般又是死者生前最宝爱的东西,这把随葬提梁壶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之物。明时的茶饮方法有了根本性的变化,大致从1531年到1595年,完成了从煎煮到沏泡的过程。明代画家王问有—副《煮茶图》,上面煮茶用的壶与吴经墓出土的茶壶形制非常相像,王问正是嘉靖年间的进士。这把出土壶的泥色不够纯净,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紫砂泥,其工艺特征是,用泥片附合虚砣,上下两半镶接成型,腹部出现节腠;嘴、把均用接榫法制作,壶身沾有缸坛油泪。我国最早一本有关紫砂陶的著作《阳羡茗壶系》,在叙述紫砂壶的原始特征时有如下文字:“金沙寺僧……抟其细土,加以澄练,捏筑为胎,规而圆之,刳使中空,踵傅口、柄、盖、的,附陶穴烧成”,“腹半尚现节腠”,“故前此茗壶,不免沾缸坛油泪。”出土实物印证了典籍记述。可以认为,吴经墓出土的这把提梁壶是初创时期的紫砂壶;从明代王问的《煮茶图》中得到证实,它是用作煮茶而不是沏泡茶的。也正因为是最早的紫砂器,因而它是具有文物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紫砂珍品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中国城乡特产

GMT+8, 2025-4-18 22:22 , Processed in 0.046043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